安防资讯|安防政策法规|安防新品|安博公告
如何在安防行业迅速发展中维护知识产权
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 | 发布日期:2013-05-06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司法解决途径的进一步通畅,未来安防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提升,并且也将激发与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从而,极大的维护那些着力于技术研发,着力于用创新来构建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的企业的合法权益,极大的促进我国安防行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也已经成为当下安防企业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保护、管理和运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而目前我国的许多安防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之道迫在眉睫。
企业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在北京奥运、“维稳”压力等大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的安防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安防行业由混乱无序、鱼龙混杂逐渐向行业调整、重新洗牌的阶段转变。在安防行业竞争逐步趋近于规范化的形势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稳固竞争地位。无论是通过专利的申请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还是通过司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都已经彰显出我国的安防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逐步成熟。然而,尽管安防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目前我国安防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原始阶段,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还相对薄弱。
总体来说,我国安防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由于长期OEM、抄袭模仿,导致安防企业普遍欠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与重视。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仅有30年的历史,相关法规还不健全,加之多数企业是从做OEM生产起家,早期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知识产权之虞,导致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了解较少。其次,由于我国安防产业发展仍不健全,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通,造成研发或使用技术时的“无意犯规”。另外,由于很多企业通过模仿抄袭国外先进技术起家,形成了只顾短期利益,不重视研发创新的模式。且通过“擦边球”等“恶意犯规”方式避开知识产权问题,甚至假冒伪劣、走私水货,严重影响了安防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