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资讯|安防政策法规|安防新品|安博公告
智能家居如何实现亲民
文章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 发布日期:2013-10-15
继手机、电视之后,市场前景更具想象力的家居市场亦在迈入被智能化之列。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空调控制等各种设备连到一起,并提供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事实上,智能家居并非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已悄然发展了近十年。互联网企业抢滩,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然而,智能家居价格高昂成为不争的事实,产品如何做到亲民成为产业发展重点考虑的因素。
互联网企业抢滩,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
目前,随着智能家居概念重燃的东风,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抢占客厅时间。事实上,互联网企业这两年都有些“不务正业”。自从今年5月,乐视网与富士康、高通等企业合作,打响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行业的第一枪。之后,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等无数互联网巨头以各种方式闯入用户的客厅。
而真正开始在白电领域的智能家居推出产品的互联网公司,则是还在探索商业模式的新浪微博。
9月26日,新浪微博与家电厂商海信合作推出了两款智能空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硬件终端借道新浪微博,对空调进行远程调节。海信董事长周厚健预言,移动社交将开始快速改变家庭生活,孕育多年而进展迟缓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这个大市场即将爆发。据介绍,新浪微博方面为每台智能空调设计了微博页面,用户将微博账号与空调设备绑定,无论通过手机、平板还是PC端,都可借助新浪微博的“私信”功能对空调进行温度、运行模式、开关等功能的远程调节。
新浪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逻辑在于:新浪微博最开始做音乐、书籍、话题等虚拟物品,一个人喜欢过什么电影,喜欢过什么音乐,都是基于兴趣的关系,如果将这个物品拓展,空调、冰箱等进行落地,则可以形成一个更为完善的人的兴趣图谱。
智能家居行业内人士告诉表示,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无非就是广告、电商和游戏收费,新浪此举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目前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家居行业的商业逻辑:抢占客厅和用户时间,进而售卖广告。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巨头虽然拥有大量的用户和流量资源,但智能家居需要大量的线下部署和推广。互联网厂商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实现智能家居的宏图大略,其需要家电厂商、安防厂商、芯片厂商的配合,才能起到阵营组织者的作用。
智能家居价格高昂成为不争的事实
安全、舒适、便捷、节能……可以说,智能家居都集这些功能于一体,致力为用户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也许科技的魅力就在于此,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于是,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一句话: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然而,这么美好的一件珍品,却无法出现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目前也只能在有钱人的豪宅中才可见到其“芳容”,不免让人觉得智能家居有点“耍大牌”的倾向。
素来只听说明星大腕耍大牌,却不料以高科技闻名的智能家居也被冠上如此之“雅号”,着实有点伤不起。一直以来,智能家居都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在普通消费者看来,智能家居就像是耍大牌的名星:身价高、定位高,还不懈于出现在普通的消费场合,也难怪消费者会对智能家居产生如此之印象。
但不得不说,早期的智能家居,确实有这种“嫌疑”。一个是定位方面,另一个就是价格方面。想想看,这种首次出现在比尔·盖茨豪宅中的高档配置,一开始就已将目标群体锁定了高端消费人群当中。凭借“高科技、智能化、云服务”等口号,博取了不少“富人”的芳心,而且纵观整个智能家居市场,大多数的品牌也都定位高端,针对中低端市场定制的产品几乎不存在,这也造就了智能家居高昴的价格。所以,一直以来,智能家居也只会出现在有钱人的别墅当中或者高端楼盘当中,只能成为少数富人的选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种让他们“望而生畏”的奢侈品,又怎么会想到终将有一天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智能家居价格高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平民化的呼声喊了这么多年,却只见上文,不见下文,似乎并不见什么起效。一向以高价著称的智能家居,总让普通消费者觉得有种“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但发展还不成熟的智能家居行业,依靠为数不多的有钱人来买单,实属行业的无奈。
然而,富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智能家居单靠富人来买单,根本无法全面打开市场。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时过境迁,行业在逐步向成熟方向发展的同时,思维模式也在跟着转变。更多的厂商开始将目光转稳到中端市场,于是乎,各种更加贴近消费群者承受能力的智能家居产品陆续出现:一向走高端路线的罗格朗,在今年4月份推出了贴近用户消费能力的“逸享”系列产品,试图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南京物联在前段时间也高调推出了千元智能家居产品,搅动了整个行业;各种智能化单品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智能家居的普及……
智能家居如何贴近用户
上海智能建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无线为主的智能家居产品超过半数,因为政府加强对物联网政策的支持,也由于硬件基础上的更新换代使得智能家居具备创造的基础,无线传感技术的进步可见一斑。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家居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普及。什么样的智能家居产品是普及方便,同时又能贴近用户需求?就必须先满足四大要点。
◇ 对比以往,是否降低用户购买成本
对于市面上众多智能家居集成系统,本身价格不菲。再者,后期投入维修以及更新的资金,更是让消费者增添更多的额外支付成本。这里的成本指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价格成本,而是用户产生的成本,里头包括用户的购买费用支出、自身时间精力的消耗以及承受产品自身所具备的风险。实际上变成消费者想让智能产品为自己服务,结果却发现自己在服务产品。
◇ 产品有没抓住客户的痛点所需
家居产品必须要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联,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更加环保的能源消耗,给用户带来安全、健康、舒适的居家体验,进而从用户的认同与反馈,来反应用户价值,进而提高用户体验。但从目前看来,多数产商的产品并没有从“人”的角度去看待产品,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所需。
◇ 有无增强产品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
智能家居产品现今缺乏一个统一的产品规范标准,各家主打特色不同,对于购买的便利性、使用的兼容性,往往存在很大的疑问。而消费者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或者集成系统的时候,由于施工的复杂和技术兼容性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产品给予用户体验也趋向复杂,难以操作,同时质量不稳定,维护又困难。
◇ 智能家居提供商能否提高客户服务
用户与智能家居提供商之前的沟通交流也是一大瓶颈,服务往往是了解用户进一步需求和有关产品改进方案的好方法,但由于当前单个产品大多为分散,也缺乏拥有号召力的大企业,也无法在前期和后期同时投入巨大的资金来维系服务客户的需求,这也导致客户获取服务难度的加大。
当然,智能家居这个领域仍然处于一个成长阶段,借用下互联网科技圈很流行的一句话“站在风口,猪也能飞”,凭借新一代互联网科技革命这一风口的冲击,智能家居的发展也会逐渐步上正轨。但对于当下的智能家居来说,只有韬光养晦、放长线钓大鱼,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与肯定。